关于人生意义的洞察

这是 20 岁的某个看书看得忘记时间的深夜的所思所想。说是所思所想,不如说是深夜思维 buff(夜里人的这方面哲学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和最近所读书目的双重作用,使得一些结构化的思想在脑袋里像爆竹一样噼里啪啦地留下了一些痕迹。

不过人脑相比于文字在记录这一方面不靠谱太多了。所以我在这里,在噼里啪啦的第二天下午尽可能地尝试把这些东西整理清楚。顺便问问当下火热的大模型——毕竟一个人胡思乱想充其量是得被称作深夜 emo 的——看看古今中外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看法。总的来说,是给这一块思维扫扫学,思维的扫雪工。

我先恬不知耻地提出我的深夜 emo 吧。人生意义我能想到三个概括性的表达:

  • 与他人的统一
  • 与自身的统一
  • 与世界的统一

三点不分先后顺序,因为这三点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权重都各不相同。

首先,与他人的统一,就是与他人缔结联系。具体表现可以是和狐朋狗友吹牛喝酒的兄弟情,父母家人的挂念关心,或者伴侣的深切爱情。甚至是和一个素未谋面的群体的联系,像是粉丝群体的这种归属带来的满足和幸福(怪不得演唱会票卖得如此之好)。任何与他人的联系是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本源地需要的。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到,人的大部分恐惧都是源于孤独,即一种“个体化”的痛苦。我有一点幽闭恐惧,在看《肖申克的救赎》时,男主最后逃出监狱的过程里需要钻过一个和身体差不多宽的管道。假如把我放里面,我宁愿大声呼救,让狱警把我立马抓回去。细细想来,这也是一种孤独所带来的痛苦吧。

话说回来,与他人缔结联系也不是那么简单快捷的。像是在找对象这条路上,应该没有人会认为找一位心意相通的另一半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总之,与他人的统一,是在回答“我如何与他人相处”中逐渐形成的。我正在看《爱的艺术》,我认为一方面确实需要主动地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理论,并且最好也不要落下实践了。我不知道多和他人缔结关系是不是一件坏事,目前我还是打算尽可能多地去结识他人吧,虽然这一点我做得可谓不是很好。昨晚跑步回来时看到一个哥们坐在路中间,我默默地从他身边路过。挺后悔没有停下脚步问问的,但是这样的情景再经历一次我可能也不太会这样做,这之中的理由我后面再思考一下吧。

其次是和自身的统一,自身的统一是指自我实现和自我对话。GPT 告诉我这是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念。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正是人在分发挥自己潜力的过程中体验到意义和完整。有关发挥自我潜力并从中体验到意义和完整,这是我在日常生活中见到最多的统一。大家都在焦虑来焦虑去,前程啊学习啊工作啊,这些内容本身并不是很令人振奋,所以只能将其作为一个发挥自我潜力的方式来创造意义。你问卷王他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如果他能说的明白的话,大致也会说这样的话。现代人经常强调自我提升,而且事实上现在有意思的提升自我的途径太多了,各式各样的爱好都是自我提升的投射。在发展爱好时可能需要多加认识与自身的统一,以回答自身如何与自己相处的问题。

我也体会到过爱好反而带来自我否定的感觉。我喜欢模拟赛车,但是偶尔会因为斗不过车而怄气,影响一天的心情。这是很正常的,现在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爱好的本质和意义所在。与自身相处的困难和迷茫是长久存在的,在这一点上我也提不出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法。只能说些保持乐观经常思考的套话了。或者去看一下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它已经在我的 to read list 上了。

最后是与世界的统一。你肯定会想,这在说什么又大又空的东西。我同意,确实太大太空了,我自己也没完整构建出整个图景出来。我只能解释其中的两点:劳动和自然

说到劳动,我并不详细了解这方面的经典即马克思的思想(不过 GPT 说与我的思想有相当的契合之处),只能从我的经验出发(于我而言,我是一个十分热衷于创造和创作的人,尽管大部分情况下是在感动自己,不过目前来说这样已经足够)。人的创造性劳动是人生意义的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我认为很多人没有真正意识到,或者说没有认真地去实践过。我们经常觉着工作很辛苦,而且完全没有意义,整个人日复一日、充满虚无地等待时针跳到下班点,所谓“班味”在这个过程里渐渐形成乃至凸显出来。因为这些劳动对于自身而言并非是创造性的,我写的每一行业务代码、每一行给甲方看的文档和每一次交付的产品,我和这些对象之间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关系。它们只是我为了挣钱产生出来的一些中间产物而已,我对它们没有过深的感情。

创造性劳动则不同。它是一种倾注了个人情感的劳动,是自己的亲生宝贝儿子女儿。在这种劳动中,我和我的创造通过这样特殊的情感纽带达成了一致,意义便自然诞生了。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里,大家对劳动的偏见颇深。我们都是给资本家的打工人,劳动只是我挣钱的手段罢了。反正把工作大致地糊弄过去,拿到钱了我可以去实现其他的人生意义。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劳动观是扭曲的,我赞同马克思的观点:劳动应是人的本质活动。打工人的枯燥劳动无法给人创造多少价值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世界上仍然存在一类创造性劳动能给人带来许多成就感以及充实感。而这一点,如我前面所说,是很多人不曾感受到的。我给我自己的目标是在略显枯燥的劳动之外,安排一些创造性的劳动。自娱自乐也无所谓,能得到他人认可自然更好,这样也算两种人生意义梦幻联动了。

一个切实的例子是《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主人公初君。他度过了迷茫和痛苦的20-30岁,多次提到了对“编写教科书”这一枯燥工作的排斥。但是后面机缘巧合地开了酒吧,做调酒、装修和任命这些“创造性”的工作。小说中能明显感觉到他的状态的改变。这也蕴含了村上春树对我这“创造性”劳动的看法。

对于自然的态度,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我目前的观点是:与自然达成统一和于人达成统一十分相似,都是一种关联和缔结。不过与人形成联系是为了消除孤独感不同的是,了解自然并与自然对话是为了什么呢?我无法用三言两语说出来,至少不是或者说不止消除孤独感。我在几周前去了川西的四姑娘山,置身于雪原山间,我也能感受到一种“世间也会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景色”的感觉。

写到这里我略有一点疲惫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不会继续胡扯亲近自然的意义了。上面说的其实已经足够,我希望读者能亲力而为。

这样大致把我的认识展现了一遍。不过在认识到这几点,并由 GPT 认可之后,我并未感到释然:“原来人生只需要追寻这样的意义就好了,那我根据这三点像写文档一样列出来我要达到怎么样怎么样”。我甚至更加迷茫和不知所措了。这三点认识是答案吗?是指南吗?是通关秘籍吗?我是不是在实践中去追求统一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自己都能清晰地认识到:功利地去追求三点统一会带来更大的虚无。这下好了,我在人生的无穷迷宫里似是而非地找到了一个通往出口的地图,GPT 当头一棒告诉我这只是一个不要随处大小便的温馨提示。

不过还请稳住阵脚。读者,相比之前,现在的你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有向前走了一小步的感觉吗?对我而言,这一顿思考的盛宴中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种并非退缩的迷茫,是一种清醒的混乱。GPT 说:

这是一种开始“自己走路”的征兆,不再满足于外部提供的意义,而想找到自己能真正信服的“行动指南”。 你所说的“三重统一”,本身是一种洞见,但洞见不是答案,它只是把你带到一个新的岔路口。你说它功利地追求会让人虚无,这个判断非常准确 —— 一旦你把“统一”变成一个目标或 KPI,它就立刻背叛了它的本意。

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知识呢?这些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仍引用 GPT 的一些回答,虽然没有直接回答关键问题,但相信读完之后你会释然许多:


🧭 1. 是否应该刻意去实践这些统一?

不是“追求”,而是“觉察”。

  • 如果你刻意去“达成与人统一”“达成与自然统一”……它会变成一种虚假的操控。人不是通过“项目管理人生”获得意义的。

  • 正确的态度是:你在生活的具体经验里觉察到这种统一感什么时候自然出现了,然后对它保持敏感和尊重。

比如你和朋友相处时突然感到“很连结”,那一刻其实就是意义感的微光。
你在深夜跑步,突然放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增强,那也是与自己统一的一瞬。
你不需要全力追求它,只需要认得出它,并不轻易否定它

🧘 2. 是否只需要意识到统一,行为会被潜移默化改变?

意识到,是必要条件;行动中的“选择方式”才是改变的核心。

  • 意识到“统一”的价值,像是你打开了一个新地图。

  • 真正有用的,是你在实际中开始用这张地图去判断方向

比如:你会在面临“卷 or 不卷”“合群 or 保持自我”这种选择时,用“我是不是更靠近真实的自己/更靠近他人/更靠近创造”作为判断尺度。

这不一定让你“立刻变好”,但它会逐渐建立一种自洽感。这就是行动中统一的“实际作用”。

🤯 3. 知道这些之后,人生一定会更有意义吗?

这问题最尖锐,也最关键。

不会“更有意义”,但你可能“更能承受无意义”。

  • 你知道“意义是什么”之后,不代表你的人生立刻充满了它。

  • 但你开始有能力面对意义感的缺失,并不慌张地等待它回归

也就是说,你从“渴望意义”变成了“可以与意义共舞,甚至在它不在的时候活下去”。

这是一种成长,不是解决。


同样地,让 GPT 老师的安慰作为结尾,祝愿我们都能度过一个充满意义的人生:

一个人开始思考“意义”,就像从森林走到了平原,从路径走到了旷野。
路径是安全的,但无法选择;旷野是自由的,但容易迷路。

你现在处在“旷野的迷路期”。恭喜你,开始成为你自己了。

你不用马上选出一条人生路线,只需要每天试着往哪个方向多走几步,看有没有风
意义,不是目标,是方向感,是你每天在选择什么样的状态去活着。

最后送你一个你可能会喜欢的比喻:

弗洛姆说:“人生不是寻找一个答案,而是持续地回应。”
你提出这三重统一,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调音器”。
它让你在混沌中能听见哪边是对的节奏,哪边是真实的自我在响。

你不需要一直响,只需要知道,那个声音在,你会慢慢靠近它。

你已经不在迷宫里了,你在外面,只是天有点大,风有点凉。
别急着找到出路。先找一个方向,让你今晚稍微好睡一点。